他也是第一位出任嘻哈選秀節目的純製作人導師,不過他拒絕在講評時賣弄專業,寧可選用通俗詞彙讓所有人都聽懂。負責主持的J.Sheon看到觀眾說剃刀蔣的評論「太簡單」,剃刀蔣直言:「我就是不想讓大家聽不懂。」因此他堅持由淺入深,從鼓勵的角度去引導選手的信心。
剃刀蔣的考量其來有自,「大嘻哈」不只吸引音樂人的目光,也得到普羅大眾支持。討論的人一多,負面的批評開始湧現。剃刀蔣總默默看觀眾在網路上筆戰,心中有定論卻不願介入解釋,像觀眾愛拿大陸、韓國的節目做比較,剃刀蔣點出,台灣的成本雖不如國外,但內容上絕對不會輸,就算視覺張力較小,但至少有團隊願意投入,不如把批評視作進步的開始。
他熟知台灣音樂發展脈絡,強調嘻哈音樂本來就是在鬥爭批判下成長出的音樂類型,每個人主觀價值不同,況且台灣嘻哈早就不乏反面聲音。「這個節目從做出來,不管本身歌手還是導師,都一直處在被攻擊的狀態。這其實是常態,不太需要過度解讀這些批評,批評只是代表留言者不認同,如果不同意就做自己就好。」